近几年,投资的大潮向着新能源、新材料涌去,但潮汐的起落也带来行业的“温差”。投资行业从不缺风口,但对拐点的判断也从不是易事。在2023bet356亚洲体育官网入口企业家峰会的行业分论坛上,我们邀请生态圈企业家,一同探讨关于新能源新材料的“昼”与“夜”。
当前世界格局与市场环境,都处于较大的变化当中,我们对“安全”相关的关注度在加大,比如供应链安全,还有能源安全。作为整个经济活动中最不可缺少的要素和资源,能源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家可能看到电池又过剩了、价格又波动了等等,新能源车问题见诸报道,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个方向是确定性的,确定性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加大力度下注。 在与新能源相关的投资中,新材料受到了大家较高的关注度,赛道变得很拥挤。但目前新能源新材料的投资中,经常面临着“早期投不下去、后期投不进去”的情况。我们认为,对早期投下去的项目要有信心,对后期的项目要有耐心的等待,同时进一步打磨自己的准产业化投资和网络。 新材料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又比较碎片化。我们会切入的一个角度之一是成本驱动的逻辑。例如,对新能源的上游材料,我们愿意布局那些具有所谓微创新或者工艺创新的材料,以实现极致的成本。我们已经有投资企业,结合新的材料工艺,帮助客户实现大幅的成本优化,很快就进入了宁德供应链。主要是围绕着降本增效,国产替代、需求升级,无论新能源也好,新材料也好,只要能够给终端产品降低成本,那一定是有生命力的、是确定性的。 目前,bet356亚洲体育官网入口在新材料领域已投资57家企业,其中10家成功上市。我们相信未来这个领域中更多优秀的中小企业发展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期,在不少的细分领域上可以培育出上市公司、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储能行业市场规模大,根据中国物理与化学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的数据,到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2030年预计接近3万亿元,但是储能行业的玩家众多,根据天眼查数据,工商注册的储能相关企业已经高达13.3万家,其中6.2万家成立不足1年。过去几年,行业存在扩产激进、产能迅速过剩的情况,目前电芯价格下滑至成本线附近,未来几年大批无竞争优势的厂家将被淘汰。另外,储能三大应用场景冷热不均,工商业储能快速崛起。海外用户侧进入调整期,发电侧和电网侧增长迅速。 工商业储能目前已有的收益来源有峰谷套利、容量管理(降低容量费用)和应急备电。作为虚拟电厂还可以获得的收益有需求侧响应、动态扩容和电网侧辅助服务等。但是盈利模式中90%的比例来自于峰谷套利,目前IRR大于10%的有9省14个地区。随着政策的支持,峰谷价差的进一步拉大,项目投资回收期继续缩短,资本入局意愿高涨,会进一步促进工商业储能的快速发展。 鹏辉能源(300438)于2001年成立,形成了以储能为主,消费和动力电池为辅的三大业务组合,使得公司具有抗周期性风险的能力。2011年公司开始做储能电芯,在各大电池厂动力电池争夺的背景下,公司调整战略聚焦储能,致力成为工商业储能的产品专家。战略转型后,2022年成为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TOP5,2022年全球户储电池出货量TOP2。 锂电池经历了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研发问世,到2010年的动力化批量生产,之间40年的发展。锂电池的发展趋势是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不断提高,科技促使各个行业的发展。锂电池发展的原因是特性决定的,同时也与招商引资和资本的运作有关。根据EV Tank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锂电池2022年出货量为957.7GWh,增长了70.3%,预计到2030年全球总出货量将达到6000GWh以上,以动力为主,占七成左右,储能和小型电池占剩下的三成。 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导致了行业的高度内卷。在政策的引领和资本的推动下,新能源行业在国内逐渐发展成熟,锂电池产业链完备且价格相对较低。中国也有大批企业将目光放在海外,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锂电池出口1097.9亿元,增速达到94.3%,在全球市场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国内的电池产业龙头企业均已在海外布局了生产基地。根据高工锂电的数据,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铜箔出海布局规模分别为86万吨、23万吨、74万吨、47亿㎡、13万吨。 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8月17日生效的《新电池法》,成为企业出海新门槛,对容量在4KWH以上的汽车电池、LMT电池和工业电池的出口有明确的要求。到2024年7月碳足迹和2026年电池护照将会成为刚需,技术、成本和监管与执行等方面都将迎来新一轮调整,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产业链上游企业可能需因环保和成本等因素调整甚至更换原材料,受到的影响更为突出。锂电池产品的出海需要产业链共同努力推进。 精工电子目前拥有年产1万吨正极材料产线、5GWH全自动锂电池电芯生产线、5GWH智造PACK生产线和5000万组超级电容器生产线,在山东、惠州、深圳、芬兰和美国都有布局。 回望历史,新能源汽车经历了长时间的“政策补贴期”,2014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与商业化元年;2020是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转折年,暨市场化元年。现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我们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未来,座舱智能化将是重点需要布局解决的问题:1)燃油车系统难以实现全智能化,电动车是智能化的最佳平台;2)智能化能有效克服电动车的弱点;3)智能化和电动化相互促进。同时交通网的物联化也是发展的重点,虽然道路硬件的建设基本上完成了,但是路上的智能化传感、雷达等还不完善。这个产业很大,国内的发展与布局才刚刚开始。 对于锂离子电池,未来电池材料的发展一定是往高体积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发展,例如硅碳或锂金属负极和高镍三元材料正极。但关注材料的时候不能只讲优点,不讲缺点,尤其是当有些致命缺点的时候,如硅基负极的膨胀问题。同时,其他的核心材料例如电解质的固态化、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补充材料)、正负极材料的回收等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未来值得长期关注的话题。 工信部已经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是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市清新电源研究院、欣旺达、贝特瑞、德方纳米、CATL、比亚迪、ATL等行业龙头联合成立,目前主要开展动力与储能电池领域产学研的开发与产学研合作工作,助力产业发展。集群负责人李宝华教授还担任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材料与器件检测技术中心主任,该技术中心通过了CNAS实验室和校准能力的认可,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2022年服务了1000多名清华师生、4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7000多名科研人员。先进电池材料集群有完整的电池材料中小试基地,可以助力企业的前期研发。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中国市场份额逐步扩大。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将超过2200万辆,其中中国的销售占比将达到61%。国产电动车已经从政策驱动的低端车型阶段转变,开始推出高品质、高性价比的电动车型。回顾新能源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将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量价至上”,依赖政策补贴不断加码,各大车企争相投入市场竞争;接着是“胜者为王”,通过竞争淘汰,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全球产业链初见端倪;最后是“全球定价”,通过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快速成长。在这一过程中,国产新能源车已经从零开始,迈向了海外市场。 在电动车产业链中,动力电池是其中最为核心的环节。经过行业洗牌,目前六大电池厂占据了2022年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的八成以上,电池制造的各环节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同时,动力电池的四大关键材料——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尾声阶段,头部企业已经相对稳定。 展望未来,首先动力电池的发展将进入以新配方和新设计为主导的利润再分配的第二阶段。电池将在储能、换电、工程机械和船用等领域实现横向拓展,同时其生产原料也将向大宗化工商品的方向发展。随着电池供应链体系管控所带来的硬件成本不断下降,以及新产品和新工艺所带来的降本增效,未来电动车的成本将持续下降。 Q:再次恭喜飞沃科技的张总,作为风电紧固件第一股,今年6月15日在创业板成功挂牌。飞沃科技成立于2012年,十年磨一剑,公司把看似普通的风电紧固件做到了细分行业龙头,目前也开始在其他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扩展。想请张总首先分享一下做到细分行业龙头的心路历程,尤其是碰到了哪些特别大的困难挑战?另外还请张总分享一下飞沃科技的未来蓝图构想。 飞沃科技-张友君:2012年回常德创业的时候是100万的创业资本,到2020年产业规模做到12个亿,今年大概是15个到16个亿左右。创业初始,当时你的资本和管理水平等能力不足在多个产品和领域同步打开,所以我们当时就瞄准了风电叶片的风电紧固件这一个品类的细分产品,目标是做到世界第一。在2018到2019年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们再把目标定为,在三到五年内把风电全系列的紧固件做到全世界第一。现在我们风电全系列紧固件到今年年产值是16到17个亿。 所以,先聚焦单品,当单品积累了一定的市场客户资源、资本实力、管理经验之后,再做产品的系列化。我们从单一的依靠风电紧固件走入了资本市场,让我们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会,在这个时候我们再考虑航空航天、燃气能机、半导体,更为高端的装备领域做延伸,相对来讲就会更加从容不迫,刚开始贪大求快,一件事情都做不好。 主持人:我总结下来肯定是要聚焦,然后逐步规划,我们了解到行业里有很多的企业不是被饿死,而是撑死,要在合适的时期做合适的事情。 Q:长弢新材是一家做表面功能防护涂层的新材料企业,今年上半年bet356亚洲体育官网入口有幸投资。新材料企业的一个特点是下游对应的应用行业非常多,想请魏总分享的是我们是如何选择优先发展的下游行业?同时面对国际巨头的竞争,我们是如何实现技术突破的? 长弢新材-魏长伟:我们原来是做智能开关的,但在电力系统永远都不会用最新的技术和最新的产品,一定是次性技术和次性产品,因为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我们就考虑,那是不是可以在开放型市场做降维打击、去应用。比如,我们看到马路上的电线杆,往往会由于污秽会引起绝缘散落,我们的技术在这里有应用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就尝试了在市政领域进行大规模的产品试涂装,武汉二环线所有的涂装,全部由我们提供的,现在接近4年产品依旧光亮如新,充分证明我们的东西不一定非要应用到最高端的领域,在开放型的市场里,如果你产品的技术差异化足够,能够得到业主的充分认可,利润值会比你们想象中的要高。 再比如,在电力场景下遇到的防结冰的问题,我们是在轨道交通里面第一家与青岛市发起轨道交通防结冰涂料应用的企业,也是目前唯一通过了防结冰标准里面所有规定技术参数的企业,也给我们带来了客观的利润。 我想跟大家讲的是一个好的技术,特别是一个差异化技术出来之后,作为连续创业者给大家的建议就是最好就是降维使用,先生存下去,同时也去看看这个产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设计上有什么问题,尤其是服役性能上是否达到目标,再去拓展到高端应用领域中,这样避免在高端领域受损,因为对于它们来说安全往往是第一位的,这样你可持续的发展才是可能的。 另外,初创型企业不要认为自己好像市场体量不大,公司的品牌声誉度不高,你就不敢或者是不善于、不愿意参加标准的制定,我跟梁总认识的时候,只有两项标准,到今年已经主导了12项团体标准、地标,建议初创企业在标准上面应该投入一定的精力,真正构建一个产学研的团队结构。 主持人:勇于尝试和挑战,不妄自菲薄,参与标准的制定。 Q:半导体行业的“卡脖子”材料非常多,昂士特所做的半导体研磨材料就是其中一种。请贾博士分享下半导体材料的机遇和挑战。 昂士特-贾仁合:先讲一下机遇,中美贸易战促使大家认识到在半导体行业里面,真正起主要作用就是上游的材料和设备,更深层次地认识到这个领域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另外也逐渐认识到,这类材料和设备公司的长周期属性,国内的相关企业,刚开始有一些进度,但如果去比一比日本和美国的材料和设备企业,已经积累了几十年,这个差距我们要客观认知,要沉下心来做好事情,现在大家对行业的认知比原来要好不少。 国内外都存在部分企业囤芯片过多的情况,所以导致其产能只是满产的一半或者部分,这就对整个产业链都产生了影响。但半导体制造行业本身就是非常强的周期性行业,每三五年就有一个周期,从长远来看也是正常的。 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人。国内招高端的人才还是不太容易,另外这几年赛道比较火热,存在部分有资质的人才比较浮,静不下心来做事,要求还高。另外就是材料和设备的获得,特别是半导体设备细分得很厉害,要想在国内找也不容易,总体来讲是比较大的挑战。 主持人:谢谢贾总,做材料的研发确实板凳要坐得住,也需要支撑。 Q:消费电子行业过去几年受影响较大,艾利佳如何在逆势下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请余鹏博士帮忙分享下其中的经验和体会,尤其是材料创新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艾利佳-余鹏:一个企业如果想把利润率做上去,就要有附加值高的产品,那肯定需要创新,特别是要坚持持续性的创新。这个说起来很容易,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企业起步阶段,比如说钛合金,钛合金刚开始做的时候做得非常的痛苦,因为刚开始没有市场,或者是只有非常小的订单,华为最开始给我们的订单是一个非常小的订单,一共加起来一年才几十万,我们评估这种订单赚不到钱,但是我们觉得这个是我们战略的发展方向,是消费类电子近几年的趋势,我们一旦看准了,就咬着牙坚持来做研发,做创新。 事实证明我们也比较幸运,压宝比较准,把华为的项目做了之后,帮助他们以力学性能更加优异的材料来实现降低成本,今年有更多的客户主动来找到我们谈合作,敢于把更大的项目引进新的技术。从前几年的创新,到今年终于有一些收获。华为应用了之后,有一个标杆的作用,有很多其他的企业敢用了。今年除了华为之外,也有很多的项目,包括OPPO、荣耀、小米、国外的佳能,都在我们这边开发,应用的项目种类也增加了。所以要坚持创新,要坚持持续地创新,现在不可能指望一招鲜吃遍天,不要指望一个技术可以一直地领先下去,要保持企业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就需要持续地创新。 Q:亿茂滤材是从事空气过滤材料的新材料企业,跟长弢新材类似,下游应用领域非常多,那同样想请教吴总的是我们如何规划下游应用行业的优先级?另外对于以国外供应商为主的高端滤材,我们的机会和挑战在哪里? 亿茂滤材-吴龙涛:从2020年我们开始意识到了整体经济环境比较低迷的情况,我们利用自己在高端过滤材料行业专注发展了二十多年所积累下来的对行业的理解和把握,去思考和行动,去做产业链的延伸。比如国际的出口,不能跟别人硬拼硬,而是用我们自己研发的实力、人才优势,在产业链管理这块改变了很多的工艺方法,让我们的成本降下来;同时,在成品端,用我们行业的积累和理解来改变,现在我们有一款产品在亚马逊平台,之前是用完就丢掉,现在我们采取了一种可更换的方式,成本降低,物流成本降低,就给用户更大的价值,收到了很好的客户反馈。 挑战方面,一个是来自于自己,我们有没有一个持之以恒的态度,以及足够的资金实力,去持续地做材料的研发和沉淀积累,第二是要有战略的布局,大方向不能错,这个风险成本很大。第三是对于人才的培养,不能因为行业的景气度不高,就断了人才的持续引进和培养,这个非常危险。